正文
现代教育技术下优质课堂教育资源开发和整合的研究
2012-10-15 16:10:59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十二五”规划国家一般课题
《信息技术促进区域教育均衡发展的实证研究》(BCA110020)之子课题
《现代教育技术下优质课堂教育
资源开发和整合的研究》
开题报告
一、研究背景
高质量的课堂教学是提高学校教学质量的关键,每一所学校每一个教师的教学水平都有差别,如何让每一个学生都接受到更优秀教师的优质教育和教学?如何充分发挥学校优秀教师的所有潜能?如何充分发掘不同教师的专长?如何让学校教师优势互补、快速提升?如何让优秀教师引领、示范功能最大化?如何让课堂教学向课外延伸?如何让本校优质课堂教学与其他学校共享……这都是每所学校面临的共同课题,而且是迫切希望得到解决的问题。
尤其是,怎样利用“现代教育技术”手段,实现一所学校一个年级,甚至同一区域内几所学校同一年级不同班级学生“同步”进行“优质课堂教学”;利用影像设备多个班级同步进行课堂教学、师生交流、协同探究,让全校学生共同分享学校最优秀教师的教学风采,提高学校学生整体的教学质量;让有特长的教师充分展示自己最拿手的教学内容……在此基础之上,让其他老师在不同班级组织学生合作学习的同时,同样也接受到优秀教师教学艺术、教学风格的熏陶,快速带动学校其他老师的共同进步,缩短青年教师的成长周期,更是本课题所希望探讨和解决的问题。
二、课题研究现状
目前,国内外对“信息技术下课堂教学”研究已经相当深入,且“优质课堂教学”录像已经很丰富,但是,那些“优质课堂教学”是既定的、无法交互的,资源外部化特征过强;对学生的亲和力弱,学生成为旁观者;任课教师参与课堂教学的程度削弱;教师共同研究、共同备课无法实施。
但是,让优秀教师利用“现代教育技术”手段,实现一所学校一个年级,甚至同一区域内几所学校同一年级不同班级学生“同步”进行“优质课堂教学”还没有被同行们充分地予以重视,同类课题的研究还未见报端。
三、研究意义
当现代教育技术已经发展到相当成熟之际,正是现代教育技术反哺课堂教学的大好之机。
1、优质教育资源均等化。本课题的研究旨在让每位学生接受优质教育;
2、提升教师素质。每一所学校不同的老师,有不同的教学风格,在教学水平上更是参差不齐。本课题为教师整体水平的提升提供了一条可行途径;
3、加快学校发展。学校借助本课题的开展,大力开展课堂教学研究,借此让每个教师向课堂要质量,向45分钟要效果,扎扎实实提高学校的教学质量,推动教师群体发奋向上;
4、构建合作化课堂教学模式。课堂教学的展开由优秀教师引领,普通教师参与同步课堂的教与学,颠覆了传统意义上由一位教师孤军奋战的班级教学模式。同时,普通教师又是集体备课的参与者,同步课堂教学的合作者;
5、教师培训同步化。普通教师不必另外花费额外的时间去听优秀教师的课,他们可以在优秀教师展开课堂教学的同时同步获得进步;
6、学生交互同步化。借助现代教育技术手段,不同班级可以同步进行教学,交互性强,主讲教室和其他教室师生交流可以当堂、同步进行;
7、本课题的研究不仅具有前瞻性、高效性,还具有可操作性。
四、研究目标
(一)教师发展目标
1、让优秀教师潜能得到充分发掘、不同教师的专长得以发挥,优质教师课堂教学资源得到充分利用;
2、集体备课得以加强,教师的集体智慧可以在课堂上体现的淋漓尽致;
3、课堂教学中,同步课堂老师协同参加课堂教学,实现教师优势互补;
4、教师群体参与程度高,促进学科教师群体发展;
5、加快对青年教师的培养,缩短青年教师的成长周期;
6、优质教师课堂教学资源空间的延伸——利用网络平台,让学校优质教师课堂教学资源与兄弟学校共享;
(二)学生发展目标
1、为了一切学生——传统班级授课制,受到不同教师教学水平高低的影响,学生接受到了不同层次的教学,而本课题的研究为全体学生提供了同样优质的教学资源,为学生的发展提供了同样的空间;
2、延伸学生学习的空间——优质教师课堂教学资源向学生开放,学生可以在课外继续使用;
3、延伸学生学习的交互性——学生可以通过网路平台,在课后与任课老师进行交流和反馈信息,进一步促进教学质量的提高。
4、为学生自主选择班级提供了可能。
五、研究的主要内容
(一)技术层面
1、现代教育设备投入种类、质量和数量的研究;
2、现代教育技术支撑优质教师课堂教学的装备、技术、方法、手段的研究;
3、现代教育技术与课堂教学融为一体的可行性、可操作性研究。
(二)教师层面
1、如何实施多班同步教学的教学设计、教学内容、组织形式、教学效益的研究;
2、教师优质课堂教学资源利用的策略、方法、途径、效益、评估的研究;
3、非主讲班级组织教学的方式、方法的研究;
4、非主讲班级指导老师的功能、作用的研究;
5、青年教师在同步教学中得到学习和培养,其培养周期、目标、效度的研究;
6、教师教学质量和绩效考核相关性的研究。
(三)学生层面
1、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培养的研究;
2、学生如何在课堂教学中有效开展合作、探究的研究;
3、学生学习效果、效益与教师课堂教学相关性的研究;
4、学生综合素质提高、发展的研究。
六、理论依据
1、有效教学。教育技术现代化为实现教育的跨越式发展奠定了基础。借助现代教育技术手段,可以延伸教学的时间和空间,实现教学效果最优,教学时间、教学成本最低化是当代教育改革最为明显的特征。
2、以人为本。现代教育技术的发展将从以“物”为中心(关注技术、计算机、网络、软件、资源库等等),转移到以“人”为中心。利用现代教育手段,优秀教师的优质课堂教学可以为学生和年轻教师创造一个现代化的、更和谐的、更人性化的学习环境,真正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七、研究方法
1.文献法:利用网路、图书馆系统等各种途径检索与课题相关的近年来国内外的各种原始文献,借鉴他们已有的研究成果、研究方法,缩短研究的时间,减少人力、物力和财力的浪费。
2.调查法:通过运用测试、访谈等科学研究方式,有目的、有计划、有系统地收集在课题研究中出现的各种各样相关问题的第一手资料,为后续课题研究获得相关事实支撑。
3.行动研究法:通过对实验对象与对照对象有目的的观察、对照,以及对实验对象的变化的研究,适时总结,提高课题研究的计划性和效益性,以使课题规范、正常运作,从而达到既解决问题又增长认识的双重目的。
八、研究步骤
(一)研究总体思路
1、从理论到实践。研究前期,组织学校学术委员会全体成员和实验参与人员,先进行一定规模的模拟演练,从模拟演练中总结经验和不足,以减少后期实施中对学生进行课堂教学时可能产生的不利影响。
2、先局部,后推广。选定一个年级,一个学科,3个平行班在各自的教室借助现代教育技术手段同步进行课堂教学,由一位优秀教师作为主讲引领者,其他教师在同步班级负责维护课堂秩序、答疑、交互、提问、反馈,与主讲教师互动、呼应、合作,实现教师优质课堂教学资源的共享。
3、通过学校网站,把教师优质课堂实录上传到学校网站,供学生课后再学习,并开通交互平台,及时反馈学生学习中遇到的问题,给予答疑、解惑。
4、边实验边总结。从实践中学习,从学习中实践,经过3年左右时间的实践,使成果走向成熟,并在全校推广。
(二)具体实施过程
1、准备阶段:
2012年3月前
(1)组建课题组
(2)组织课题组学习有关理论
(3)研究课题实施方案
(4)着手具体课题研究
2、实验阶段一:
2012年4月-2012年12月。实施优秀教师课堂教学资源共享实验。
(1)
(2)组织课题组每月一次课题研讨活动;
(3)每一单元结束,组织有效课堂优课评比活动;
(4)收集成功的课堂教学案例,展示给全校教师观摩、学习、研究;
(5)邀请专家对课题实验教学进行评估、研讨;
(6)撰写中期报告,总结、交流、反思、改进等。
3、反思、评估阶段:
2013年1月-2013年6月
(1)阶段性考评,并进行反思、总结;
(2)在反思、总结基础上,提出下阶段实验思路,提升实验效果和质量;
4、实验阶段二:
2013年9月到2014年6月,第二阶段实验。
(1)组织全校教师观摩;
(2)开展全校教师研讨活动;
(3)在全校开展优秀教师优质课堂教学活动;
(4)大量采集成功的课堂教学案例,通过校园网展示给全校教师观摩、学习、研究;
(5)邀请区域内学科老师进行观摩;
(6)邀请专家对课题实验教学进行总结性评估、研讨;
5、结题阶段:
2014年9月到2014年12月
(1)收集、整理全校各年级、各学科成功的案例资料;
(2)收集全校教师对课题研究的感想、评价、反思、论文,并汇编成册;
(3)刻录有关音像资料
(4)课题组全体成员对课题研究中所有资料进行再研究、再反思、再总结;
(5)在反思、总结、评估的基础上,合理评价本课题的研究,写出课题研究报告。
九、课题组人员分工
殷永德、童小明、薛亚春:课题组顾问,指导课题工作;
郭瑞春:负责课题具体研究工作;
陈元康、秦小龙、王建新、费胜英:负责课题实施、整理资料、撰写阶段总结;
龚文莲、范芝贫:负责设备管理
马雅琴、周松、艾建生、杨品方、潘晓明、王代珍、张维、史晓玲、顾勤英、张云芳、张国棣、戴文军、王林华、华建伟、祝红德、濮丹、孙小彦、郭功峰、刘晓红、朱绮、唐学明、李秀菊、郑翠芳、华建伟、杨美秀、吕莉、杭伟珍、王山林、余桂春、曹宏、苏建东:参与课题研究。
十、条件保障
1、制度保障:由学校教科室牵头,成立总课题组工作室,具体负责课题工作的日程安排、工作计划的落实,协调处理研究过程中出现的问题,保证课题研究的顺利进行。
2、指导保障:总课题组定期组织专家对该课题研究进行指导,并组织交流活动。
3、奖励保障:加强对子课题管理和督促,对实验教师的工作要计入工作量,并作为学校绩效工资奖励政策中的一部分。
4、经费保障:为保证课题研究的顺利进行,课题组研究所需经费,由学校全额拨发。
十一、子课题
1、子课题:普通高中教学方式多样化的实践和研究(张国棣)
2、子课题:具有地方特色校本教材建设的策略与实践研究(曹宏、苏建东)
3、子课题:数学实验与数学课堂教学实效性的研究(周松、杨品方)
4、子课题:在英语歌曲中学英语研究(王建新、潘晓明、王代珍)
5、子课题:高中历史新课程网络教学资源的开发和利用研究(张维、史晓玲)
6、子课题:家长教育方式研究(费胜英)
7、子课题:高三化学有效教学方法及途径研究(王林华、龚文莲)
8、子课题:高中物理实验的校本实践和研究(苏建东)
9、子课题:物理课堂教学模式研究(华建伟)
10、 子课题:小高考历史教学研究(祝红德)
11、 子课题:我手画我心——高中生艺术治疗研究(张云芳、濮丹、范芝贫、朱悦)
12、 子课题:高中英语词汇教学方式转变的研究(孙小彦、吴亚琴、郭功峰)
13、 子课题:数学文化观念下数学课堂教学内容的研究(张国棣、艾建生)
14、 子课题:在学科教学中德育渗透的研究(马雅琴)
15、 子课题:高中物理学习中,学生自主性学习资源的建设研究(曹宏、刘晓红)
博文阅读排行榜
最近访客
- 并将遣散员工并将遣散员工2013-11-06 12:58
- 今年的主题是携手抗艾今年的主题是携手抗艾2013-05-13 09:28
- 却再也没有办法讲她视作谁的附属品却再也没有办法讲她视作谁的附属品2013-05-04 10:32
- 镁是松缓肌肉的良药镁是松缓肌肉的良药2012-10-18 16:09